中果油茶在不同地方叫法不一樣,比如:茶子樹(江西、湖南)、茶油樹(廣西)、白花茶(廣東、云南)。是我國目前油茶主栽物種,分布面積最大,在現(xiàn)今油茶林總面積和總產(chǎn)量中,均居于首位,約占85%以上。
1、形態(tài)特征
常綠小喬木或大灌木。油茶樹高達4~6米,矮的為2~3米,胸徑為24~30厘米。樹皮淡黃褐色。一年生新梢灰褐色,或棕褐色。葉片一般為橢圓形,先端漸尖或鈍尖,除葉基外,邊緣每邊有較深的鋸齒40~54個。單葉互生,革質(zhì),光滑,柄短。幼葉齒端有黑色骨質(zhì)小刺。葉片表面綠色有光澤,背面黃綠色。側(cè)脈不明顯。葉片長4~9厘米,寬2~4厘米,葉形指數(shù)為
0.45~0.54。一年生葉的柄有較密的灰白色柔毛。花兩性,白色,1朵或2朵頂生,大小不一,最大直徑為8~9厘米,通常為5~6厘米,無花梗。有些植株的苞片和花瓣帶紅斑,無柄。10月中下旬開花,花瓣5~7片;雄蕊2~4輪排列;花絲和花藥黃色;柱頭3~5裂,稍膨大;子房密被銀灰色或淡褐色絨毛,3~5室。開花以后直到第二年秋季果實方能成熟,因此,油茶樹上花與果實同時存在。果實為蒴果,有圓形、桃形、扁圓形、橄欖形和橘形等不一,成胞背開裂,直徑3~5厘米,3室,稀4室,但1室發(fā)育的亦常見。每果約有70%以上胚珠發(fā)育成種子,有1~16粒,一般為4~10粒。每室有1~4粒飽滿種子。種子茶褐色或黑色,種仁白色或淡黃色,胚微突,與種子同色。

(圖1 油茶長大以后樹冠很大,所以在栽培的時候要預留足夠?qū)挼木嚯x。)
2.適生環(huán)境
普通油茶適應性廣,是比較速生、優(yōu)質(zhì)的一個物種,適合在全國油茶自然分布區(qū)內(nèi)種植,是我國木本油料的主要造林樹種。以海拔300米以下的南向、東南向,坡度角300以下的丘陵山地最適宜生長。北坡陽光不足,往往引起該物種枝葉茂盛,結(jié)果少,落果多,而且冬季易受不良氣候因子的危害。它對氣候條件的要求是:年平均溫度為17℃~21℃,最冷月份的平均溫度為3℃,最熱月份的平均溫度為31℃左右。相對濕度為74%~85%,年平均降水量為1000~2200毫米。普通油茶喜生長于酸性紅壤、黃壤和紅黃壤上,適宜pH值為4.5~6.50在酸性沙質(zhì)土上也可生長。由于油茶為深根性樹種.側(cè)根稀短而主根深長,故要求土層較深厚(30~40厘米以上),不然生長不良。普通油茶在幼林時較能耐陰。隨著樹齡的增大,特別是開花結(jié)實以后,對陽光的需要逐漸加強。因此,從成年植株來看,它是喜光樹種。栽植密度,山地可適當密些,丘陵宜稀。

(圖2 中果油茶的形狀大小及掛果情況。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