整地是油茶造林的重要環(huán)節(jié)。通過翻松土壤,加深土層厚度,改良林地土壤結構,提高土壤蓄水能力和通氣狀況,改善微生物活動條件,提高土壤肥力,為油茶根系的生長發(fā)育創(chuàng)造良好的條件。
在山地栽培條件下,整地應與水土保持相結合。據(jù)某地水土保持試驗站測定,9°坡較3°坡平均每年每畝地的土壤流失高一倍多。20°坡較9°坡水土流失量高一倍多。養(yǎng)分隨著水土向下流動遷移。坡上較坡下的有機質減少0.15%,含氮量減少0.0418%。全墾整地適用小于15°的緩坡,不易造成水土流失的造林地。凡坡度大、十層淺薄以及土壤結構松散的山場不宜采用,否則會影響油茶樹以后的生長。

(圖1 全墾整地與油茶苗的栽培)
南方山區(qū)對全墾整地素有煉山習慣。凡采用煉山全墾的地方,一定要在周圍開好8~lOm寬的防火線。選擇早晨或傍晚無風時機,組織人員做好防火工作,而后由上坡點火。沿上坡防火線燒至一定寬度,再自下方分塊點火,直到全部熄滅不見火星時方可離開現(xiàn)場。
凡不采用煉山的全墾整地??蓪⒄貢r挖取的樹根或砍下的柴茬集中堆放,待整好地以后,集中燃燒,作為肥料。整地時可順坡由下而上挖墾,并將土塊翻轉使草根向上,減少再發(fā)能力。挖墾深度視土壤情況而定,一般30cm左右。挖星后按規(guī)定的株行距定點開穴。
為了減輕地表徑流,防止水土流失,全墾后可沿水平等高線每隔4~5行行距挖開一條30cm左右的攔水溝。暴雨時可以降低流速,雨后可使貯水滲入土中,增加土壤濕度。全墾整地有利于油茶間種經(jīng)濟作物,獲得“一地多用,以短養(yǎng)長”的經(jīng)濟效益。